2025年5月14日下午,天工校区学术报告厅内洋溢着青春与感恩的热烈氛围,“2025年资助宣传月暨第二届资助宣讲大赛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启智润心担使命,助学筑梦启新程”为主题,旨在通过政策宣传、榜样引领和赛事激励,深化资助育人内涵,弘扬感恩奋进精神。校纪检监察处处长王志雄、学工处处长陈居权、学工处副处长周卫忠、邓美及学生资助中心余鹏辉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及受助学生等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启动仪式:凝聚育人力量,共启资助新篇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齐唱国歌,嘹亮的歌声彰显出江工人赓续奋斗、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
暖场环节,一部题为《资助育人·江工在行动》的专题视频回顾了往届资助宣传月及宣讲大赛的精彩瞬间。视频中,受助学子刻苦求学的身影、宣讲选手激情洋溢的演说、颁奖典礼上的荣耀时刻,无不令人动容。现场观众通过影像深切感受到资助政策为学子成长铺就的希望之路。随后,学工处处长陈居权发表题为《启智润心担使命,助学筑梦启新程》的开幕致辞。他回顾了学校近年来资助工作的显著成效,强调资助不仅是经济帮扶,更是精神引领。“资助育人的核心在于‘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我们要以精准资助为基,以感恩教育为魂,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江工这片沃土上绽放光彩。”陈处长表示,本届宣传月将通过政策宣讲、主题讲座、实践服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资助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榜样之声:感恩传递力量,创新点亮未来
活动中,受助学生代表与学院负责人先后登台,分享资助育人的实践感悟。
来自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23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1班的龚林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以《心怀感恩,以创新逐梦,让资助精神照亮青春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心路历程。“国家的资助政策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创新。如今,我获得的一系列荣誉都来自于资助带给自己帮助。未来,我愿以己之力回馈社会,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龚林的真挚发言赢得了全场掌声。
智慧产业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何丽以《深耕资助育人沃土,共筑青春梦想桥梁》为题,分享了学院在资助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她介绍,学院通过设立“学业帮扶导师团”“创新创业孵化基金”等特色项目,构建了“经济资助+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我们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资助政策的护航下,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何丽书记的发言展现了基层学院在资助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宣讲大赛:以赛促学展风采,青春激扬话担当
作为启动仪式的核心环节,第二届资助政策宣讲大赛的规则解读与选手展示备受关注。校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余鹏辉详细介绍了本届大赛的赛程安排与奖项设置。他表示,大赛以“讲好资助故事,传递青春能量”为宗旨,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5名,通过学院选拔、现场评分结合的方式,提升活动的互动性与影响力。
在随后的宣讲环节中,来自各学院的11名选手依次登台,围绕资助政策解读、受助经历分享、感恩励志故事等主题展开角逐。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展现了资助政策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徐洋《 助学筑梦,扬帆远航》为题,讲述了她在国家助学贷款支持下完成学业,并志愿投身乡村支教的感人故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傅博阳通过政策数据图表,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学校“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呼吁更多学子善用政策资源,勇敢追逐梦想。
荣耀时刻:表彰先进树标杆,砥砺奋进再出发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5名。学工处处长陈居权、纪检监察处处长王志雄、学工处副处长邓美、周卫忠等领导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奖。经现场评委评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以及优秀奖 5 名:一等奖
等奖
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徐洋在发表感言时表示:“宣讲大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我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继续用行动践行资助精神,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发声。”
活动最后,学生资助中心余鹏辉作总结发言。他强调,资助宣传月与宣讲大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关键举措。“希望全体师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形式,让资助育人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
展望未来:深化育人内涵,谱写资助新篇章
据悉,本届资助宣传月将持续至6月下旬,期间将开展“政策进班级”“感恩主题征文”“公益实践服务”等系列活动。学校还将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拓展资助渠道,构建更加完善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助力学子全面发展。
“资助工作是一项温暖人心的事业。我们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更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余鹏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江西工程学院始终将资助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政策保障、资源整合与精神引领,为学子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成长之路。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江工力量!
一审:余鹏辉
二审:周卫忠
三审:陈居权